棉花苗期低溫冷害病害的補救措施
發布日期:2021-05-25 作者: 點擊:
棉花在播種后至出苗前遇低溫陰雨天氣發生爛種爛芽的現象稱為苗期冷害。根據武漢市富楊棉制品有限責任公司研究,隨著日平均氣溫≤12℃低溫強度的增強、低溫日數的增加,棉花苗期冷害加重。播種至出苗期間,棉花處于不抗冷害的發芽期,從棉花開始發芽到胚軸顯著伸長這段時間,是棉花苗期冷害敏感期。針對每年春播后都有大機率出現連續強降雨降溫天氣,對春耕春播及已播種陸續出苗棉田帶來了不利影響。棉花有可能發生爛種爛芽的現象,同時增加病蟲害的發生。那么對于這種情況,我們應該如何及時的補救及預防呢?
首先對于陰雨冷害的補救措施:
1.種子爛種,爛芽,爛根,休眠的等天氣晴朗后要及時的根據情況進行補種,情節嚴重的需要重播(慎選品種)。
2.雨后能進機車后,要及時的進行中耕作業,連續陰雨會造成田間持水量過大,濕度過大,要靠中耕散墑,提高地溫,增加土壤的透氣性,尤其是粘土地與透氣性較差的堿土地,要特別重視中耕。
中耕原則:一般的棉田機車能進地就可以中耕了,中耕深度14厘米左右,寬度20厘米左右。
特殊棉田中耕兩次如鹽堿地、板結地、特黏地、夏潮地等。需等地墑散干一點再中耕,否則容易將地壓板。中耕深度在14-20厘米,寬度為不拉膜邊為準。這次中耕特別關鍵,氣候每降一次溫棉花就會經歷一次疾病,中耕可使地溫快速提高,使棉苗離開潮濕、低溫的環境,這樣很多苗病就會自己慢慢好轉如:立枯病、根腐病等,這些措施比打什么營養藥都有效。
3.雨后升溫后可根據具體情況使用一些葉面肥或者是一些增加幼苗抗逆功能,恢復生長的調節劑或者誘導劑。